乐见文物常“做客”(人民时评)
天津博物馆,“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持续引发观展热潮。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省份、16家文博单位所藏的近400件(套)秦汉文物。甘肃省博物馆的铜车马仪仗俑队、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长信宫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麟趾金……众多珍贵文物“做客”天津博物馆,吸引众多观众慕名前来。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灿烂历史;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无声的书籍。当“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当“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风尚,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不同博物馆的藏品,成为展览的重要内容。
近期,国内不少博物馆“官宣”今年展览计划,其中,请文物来“做客”是许多展览的一个亮点。比如,上海博物馆将推出“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汇聚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最新考古成果;广东省博物馆将与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熠熠其辉——中原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展”,王子午鼎、倗浴缶等重量级文物将联袂亮相,为观众呈现灿烂辉煌的中原礼乐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地博物馆各有各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在本馆展陈,当地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其独特魅力,其他地方的群众往往难见真容,只能从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中了解大概。百闻不如一见。加强文物交流展陈,有利于释放文物的多重价值,拉近更多观众与珍贵文物的距离,提升观众文化体验,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
站在文旅的视角来看,请文物“做客”,也可为文旅事业注入活力。如今,外地珍贵文物每有展览,往往就会受到当地和附近地区群众的关注,这不仅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也为当地文旅消费增添动力。以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一个特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为例,展出的3个多月时间里,接待观众超105万人次,是上海博物馆历史上首个参观人次超百万的特展,其中,外地观众占比超60%,海外观众近10%。高水平的文化展陈,吸引人们跨城旅行,对于加强城市间人员交往交流,激发吃住行游娱购等文旅消费潜力,具有积极而长远的作用。
乐见文物常“做客”,也期待有更好的观展体验。应该看到,“做客”的文物,多是“顶流”珍品。许多人为一睹文物风采、研究古人技艺、感悟古人智慧,乐于花时间、排长队。这既给一座博物馆带来巨大“流量”,也带来不小压力。面对观展热潮,妥善安排开放时间,优化参观路线,加强讲解、饮水、休息等方面服务,引导观众合理规划行程、错峰出行等,是提升观展体验不可或缺的方面。以举办展览为契机,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观展环境,才能促进“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从展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今天的博物馆日益焕发新的活力。正如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所言:“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体验的创造者。”期待各地博物馆能进一步探索,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让群众有更多文化滋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2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