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从南到北忙春耕
“读懂二十四节气之美”系列网评
					2025年03月05日09:25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小字号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三宝村,黄绿交织的油菜花次第开放。侯建明 摄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惊蛰,春雷惊醒沉睡的大地,自然界的昆虫、植物等开始从冬天的蛰伏转向春天的苏醒与萌发,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从此时起,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时节。随着雨水增多、大地回暖,农人们开始春忙,播下希望的种子。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惊蛰时节,民间还有“祭白虎”“蒙鼓皮”“吃梨”等习俗,有着祈愿纳福、远离灾祸、五谷丰登等寓意。由此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都充分展示了先民们的科学智慧和生态哲学。
惊蛰时节,气候还比较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的侵袭。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春回大地,生机盎然。在春的旋律中,万物同生长、同绽放。人们从春困中醒来,焕发出干劲儿。
相关链接:
(责编:仝宗莉、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 
				
			 





























 人民网+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视频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少年
人民日报少年 人民网+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视频 人民智作
人民智作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