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网评

人民网评:下足绣花功夫 让城市更“新”

蒋宗翰
2025年05月19日10:44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牵着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撑保障和组织实施等方面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等目标任务,为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按下快进键。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在我们身边,许多老楼更换了下水管道、加装上了电梯,一个个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不少地方焕新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网红打卡点。通过改造,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逾66%,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任务已由完善基础设施阶段步入了质量全方位提升的新阶段。从存量情况来看,过去城镇化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燃气、桥梁、供水等存在风险隐患,亟需通过改造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从群众需求来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特别是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需求类型更加丰富多元。这就要求必须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把城市打造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这次印发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城市更新行动的路线图,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出了具体举措。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关键要靠真抓实干,靠行动来落实。

一方面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城市更新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这就要求任何时候都要把老百姓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在安徽池州,今年以来,组织人员对26个待改造的小区开展民意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2299份,回收有效样本11860份,将居民集中反映的道路翻新、停车位增设、水电气设施升级等诉求整理统筹纳入具体改造方案。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做决策,把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安排在每一个环节中,才能增强改造更新的科学性,提高群众满意度。

另一方面要下足绣花功夫。城市更新行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抓住安全这个根本,守护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才能实现城市的宜居宜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今年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再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这些政策举措体现了城市更新中的系统观念,贯穿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在要求,必须结合实际落实落细。

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各级政府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民生为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加紧制定科学有效的细化方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每一件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实、办好。

(责编:尹深、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