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双升,“双节”文旅焕新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去历史名城触摸千年文脉,沿红色旅游路线追寻先辈足迹,赴大好河山欣赏怡人秋色……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许多人选择外出旅行,感受“诗和远方”,在邂逅一处处美景中,获得身心放松。
假期文旅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双升”。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增加1081.89亿元。“躺在酒店看日照金山”“庭院温泉赏星空”“森林别墅与小熊猫互动”“长江三峡边民宿观巫山云雨”等特色体验,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打卡式旅游”逐步让位于“沉浸式度假”,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文旅产业为县域经济、地方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升级焕新,让文化与时俱进。结合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技术,创意玩法层出不穷。北京卢沟桥、宛平城举办2025“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以千年永定河、800多年卢沟桥、300多年宛平城为依托,将“燕京八景”之一与现代3D灯光秀有机结合,“宛平吉市”与民俗演出丰富赏月内涵。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办大型沉浸式巡游表演,身着唐代服饰的演员尽显盛唐仪态,在现代技术衬托下,盛唐风范被巧妙地融入双节喜庆氛围中。还有,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非遗氛围被拉满,受到广大游客欢迎。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文旅外溢效应带火众多宝藏小城,县域慢旅游不容小觑。“十一去哪人少”登上热门话题榜,县级宝藏小城成为“反向出游”的优选。内蒙古阿尔山、云南腾冲、江西婺源、吉林延吉等地,凭借独特风光和较高性价比,吸引游客感受“避世休闲”。“省际交界游”同样引人瞩目——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昭通,游客通过“一日一省”的旅程,高效体验三省风光;地处赣、粤、湘、闽四省通衢的赣州,以客家文化和红色历史闻名,跻身新兴旅行目的地。此外,文旅+乡村、文旅+体育、文旅+演出等多元融合,进一步拓宽双节假期文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高水平开放,出入境游市场热度双升。国庆中秋假期出入境游市场热度双升,既提振本国消费,又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在北京、西安感受厚重的历史底蕴;在上海、重庆体验充满科技感的城市景观……假期期间,伴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扩大,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深度旅行。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这一增长既得益于免签政策扩大等政策红利,也与游客消费行为转型、新兴目的地崛起等市场因素密切相关。
从国泰民安,到月满中秋,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不仅延续了高热度,更预示着旅游市场将进入“常态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