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网评

青春华章丨人民网评:绘就“治水兴邦”壮美画卷

王曹群
2025年10月11日08:52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从河海大学的科研实验室,到太湖之滨的治理现场,再到焕然一新的城市河湖,跟随“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脚步走访江苏水利一线,一幅治水兴邦的壮美画卷映入眼帘,处处跃动着创新的活力和蓬勃生机。

治水报国,智慧治水开启新征程。纵观河海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与国家水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河海大学自1915年创建伊始,就肩负起“治水兴邦”的崇高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深耕研发的节水灌溉技术已推广至全国超十分之一的水稻种植区,仅在黑龙江省就实现年节水量相当于18座大型水库;研发的微波降雨监测技术,犹如为江河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打造出全国洪涝灾害风险预报技术体系;攻克的大型泵站关键技术,让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了“水往高处流”的奇迹。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的孜孜追求,是一代代水利人的薪火相传。

生态治理,科技利器重塑湖水新貌。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破解水问题、保障水安全的关键支撑。太湖之上,“太湖之光”生态清淤平台系统实现了从挖泥、筛分到脱水、回水的全流程闭环。不仅解决了二次污染难题,更让淤泥变废为宝。经过持续治理,从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的“水忧”,到如今创下30年来最好水质的“水清”,这场生态蝶变的背后,正是科技创新与治水实践深度融合的成果,凝聚了无数治水人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的执着追求。

民生为本,匠心雕琢幸福河湖。治水关系国泰民安、岁稔年丰。泰州九龙河的变迁通过清淤疏浚、生态护砌,建设龙鳞坝、亲水步道等举措,让昔日的“痛点”变成了市民交口称赞的“亮点”;在福建漳州龙文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一屏管水”的智慧管理;在广西邕江,防洪标准提升至200年一遇的同时,人文景观带的建设让母亲河焕发新生。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份通过省级总河长令等方式部署开展幸福河湖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突破了传统的防洪排涝功能,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人与文化的情感纽带,越来越多的河湖正在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从科研攻关到工程实践,从生态治理到文化传承,新时代水利事业正在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一代代水利人勇挑重担,以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践行着“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铮铮誓言,展现了新时代水利人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担当。

(责编:孟哲、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