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时代以来,“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字字千钧,诠释了“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的分量。
广西柳工集团,我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Z435诞生的地方,如今已拥有挖掘机械、铲运机械、农业机械等13大类整机产品线。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语重心长:“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搞虚的,也不可能单一化,基础必须扎实。不管我们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离开实体经济,不能忽视制造业。”
“十四五”时期,从“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到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建成运营、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再到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国重器顶天立地,先进制造加速壮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门类体系完整优势更加明显,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列车“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靠的正是实体经济的坚实底盘。
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十五五”时期,无论是巩固拓展优势,还是破除瓶颈制约,抑或是补强短板弱项,都要求我们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我们要按照全会部署,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
实体经济基础越牢,经济发展的根基就越稳。我们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前进道路越是风起云涌,越要夯实实体经济这一“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涵养“必须发展实体经济”的定力,保持“心无旁骛做实业”的坚守,激发“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