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财评>>经济观察

人民财评:管好用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

郑 岩
2025年10月30日10:34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公布了!前不久,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介绍了国有资产总体情况、管理情况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并就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等作出安排部署。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从“十三五”末期到2024年末,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268.5万亿元增长到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76万亿元增长到109.4万亿元,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值等稳步提升……从2024年看“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及广大国有企业推进改革创新,助力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国资管理水平。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到强化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管理,从深化资产预算管理协同,到夯实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的空间基础,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了体量的合理增长,“稳”的基础不断夯实。

夯实“稳”的基础,得益于巩固“进”的态势。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的发展提质、改革增效至关重要。近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见证新兴产业培育积厚成势;“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赋能大量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品牌焕新,为做大“蛋糕”夯实基础。推动国有经济质量效益“双提升”,成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抓手。

扩大增量,也要盘活存量。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资产闲置、利用低效现象并不鲜见。天津一家科研所的部分仪器处于闲置状态,通过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与安徽一家学校达成调剂意向,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财政资金;依托数据资产入表,北京一家公司获得银行发放的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数据正从无形“矿藏”转变为有效资产。事实证明,摸清资产“家底”,优化管理模式,激活沉睡资源,有助于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健全出资人监督,做到产权、资金、债务、薪酬等工作全覆盖,指导相关企业处理一批重大遗留问题。可以说,国有资产管理是治理课题,也是改革命题。完善国资监督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出资人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贯通协调,全系统发力,全流程监管,针对金融国有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分类施策,才能让国有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更好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关乎国之命脉、人民福祉。管好账,切实摸清家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用好钱,让国有资产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各项工作,国有资产定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经济根基。

(责编:孟哲、付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