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


点击播报本文,约
着眼人,才能管好事
刘大山
时下,在很多旅游目的地,商业拍摄与街头演唱随处可见,在满足游客需求、催热文旅经济的同时,也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给居民休息带来困扰。为此,有的地方设置文明标语,有的地方明确出台禁令,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城市治理不应成为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如何兼顾烟火气与好秩序、游客开心与居民舒心,考验着治理的智慧和温度。
商拍和街唱承载着不少从业者的生计与梦想。与其劝离,不如想想怎么帮他们融入城市、为城市添彩。上海探索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制度,要求艺人持证上岗、定时定点、接受定期考核;江苏南京宁海路街道召集数十家商拍团队举行座谈会,拟定文明公约、配备统一工牌……相关探索不是把商拍和街唱当麻烦,而是当作文旅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发证规范从业队伍,通过培训明确责任义务,通过定点定时减少扰民,有助于破解治理难题。
对于不断走红的新业态,仅仅着眼于“管住事”,往往治标不治本。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治理最终要回归到服务于人。转变思路,从“管住事”到“服务人”,把新业态从业者当作城市发展参与者,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摘编自《南京日报》,原题为《治理商拍街唱,从“管住事”到“服务人”》)
善倾听,才能优治理
郭元鹏
近日,某地社区工作人员因居民咨询免费安装报警器时沟通不畅,便将两名居民移出微信群聊。目前,当地街道已要求涉事人员向居民致歉,并邀请居民重新入群。
居民咨询政策、反馈问题,是参与社区事务、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之举。将居民移出群聊,不仅诉求得不到回应、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有可能积累不满情绪,让小问题酿成大矛盾,让本可化解的隔阂变成难以修复的信任裂痕。
“有问题找社区”,体现了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必须看到,群众诉求不是“麻烦”,而是工作改进的方向;群众监督也不是“找茬”,而是完善治理的动力。善于倾听群众诉求,才能更好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摘编自《广西日报》,原题为《把群众踢出群,问题就消失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7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