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真人漫改剧《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热播。基于同名漫画的成功,以及前作打下的基础,该剧打响了短精剧2025第一枪。
2025年开年以来,剧集《漂白》延续了近期《我是刑警》、《风中的火焰》等刑侦剧的热度,凭借其精彩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刻画,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该剧以真实案件“杨树彬团伙911杀人碎尸案”为原型,故事主要围绕刑警彭兆林(郭京飞饰)与犯罪头目邓立钢(王千源饰)之间跨越十年的正邪较量展开。
近年来,剧集中的穿越元素不断涌现并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类作品角色以某种超自然的方式穿越至另一个时空,建构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逻辑联系,在一次次想象性的时空重构中完成人物情感的抒发。
日前,东方卫视推出《未来中国》AI季――国内首档人工智能应用科学竞演类节目。节目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成果,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机共生、科技伦理等深刻议题的思考与讨论。
改编自获公安部“金盾”文学一等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驻站》近日开播,该剧讲述了我国三线城市铁路公安民警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平凡,是说这些民警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不以口号挂嘴边,也很食人间烟火,如当下的我们一样,面对着工作、家庭、子女、老人等等问题;而不平凡,是因为他们必须忍受寂寞、孤独,长期驻守在铁路线上偏远的小车站里。
岁末年初,各类盘点层出不穷,电影市场也不例外。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0.1亿,交上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收官答卷。
近年来,在线视频平台自制大量悬疑网剧,获得了口碑、流量和奖项等不俗成绩。与此同时,更多优秀国产悬疑题材网剧正在逐渐突破,不再是“按照观众熟知的既有形态和一整套较为固定的模式来摄制、欣赏的影片”,形成了全新的叙事形态和叙事规则,在类型探索上,将悬疑网剧的制作与传播推向新阶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只属少年的青春顽强;即便离开家乡、不再舞狮,那也一样是“雄狮少年”!近日,动画电影《雄狮少年2》登陆荧幕,以丰富独特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画面迅速征服了不少观众的心。作为前作续篇,《雄狮少年2》仍然以男青年阿娟作为主角,影片主题则从中国传统舞狮走向武术,讲述他从广东走向上海为父攒钱求医,在机缘巧合下代表没落传统武术拳馆参加格斗比赛的故事。
备受瞩目的探案剧《猎罪图鉴2》正在热播。演员阵容保持了上一部的原班人马,让观众依旧可以感受到原作“双男主”带来的独特观感。
当前,正在央视八套首播、爱奇艺同步播出的《我是刑警》,以现实主义叙事手法,类纪实拍摄风格,再现了16万一线刑警的真实工作与生活。 该剧在讲述三代刑警薪火相传的精神传承同时,也展现了35年来我国刑侦技术的飞速发展。
年末隆冬,一部七年前的国产高分剧集《白夜追凶》迎来了其续作《白夜破晓》。代表“白”与“夜”的关宏峰、关宏宇(潘粤明饰)两兄弟、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周巡(王龙正饰)、聪明果敢却略带青涩的周舒桐(梁缘饰),一张张昔日熟悉的面孔再次回到了观众的面前,让人不觉感叹时光荏苒。
在当代都市职场剧中,极力表现当下职场生态的作品并不多见,喜剧形式的职场剧更加稀少,《不讨好的勇气》就是兼具职场属性和喜剧属性的当代职场剧佳作。 该剧以直面当下的现实性立场和以重返成长为主题,不仅赢得了大量年轻观众的青睐,还以极具个性与态度的人文关怀传递出积极的职场正能量。
电视剧《宿敌》监制刁亦男和导演奇道以一种“成熟姿态”显现出中国“谍战剧”的野心,剧集采用双线叙事的形式,讲述了新老两代国安人对国家安全的不懈坚守,成功引领了“谍战剧”的华丽转身。播出以来收视率便突破,并取得口碑,这足以说明《宿敌》在谍战题材上的一些新尝试是非常成功的。
近日,年代生活情感剧《小巷人家》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该剧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庄家、林家两个家庭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舞剧、戏剧的影视化创作频繁出圈,如3D舞台艺术电影《白毛女》、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纪录片越剧《新龙门客栈》等,引发了舞蹈、戏剧、电影等多领域艺术家的关注。影像不仅成为一种参与舞台艺术编创行为的创作性独特观察,而且还通过影视化的手段拓展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2月5日元宵节晚8点,XSO西安交响乐团联合抖音平台直播《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吸引了2300万人次在线欣赏。 整场演出以交响乐衬托唐诗吟诵,用唐诗的意境将交响乐立体化,实现文学和音乐的双重之美。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被业内视为突破之举。《若干举措》涉及剧集长度、季播间隔、审查效率、网台联动、内容引进等关键环节,旨在全面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
微短剧江湖,迎来健康繁荣发展新契机。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甄嬛传》变身“枪战片”,贵妃举枪扫射;《红楼梦》改成“武打戏”,林妹妹“倒拔垂杨柳”;《西游记》有了现代情节,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一段时间以来,AI“魔改”短视频风靡,有部分网友觉得幽默有趣,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过于荒谬。 针对此类现象,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出手整治,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简称《提示》),指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微短剧火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啥?答案是霸总。据媒体报道,在对2024年火爆市场的5000多部短剧剧名进行分析时,发现“总裁”一词出现频次最高,足足有216次,与之相关的“夫人”也出现了148次。
长时间占用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霸占”最佳拍摄位置;粗暴拖拽露营车、三脚架等装备,罔顾御花园等地精心维护的传统油灰嵌石子路;在展厅内进行自媒体直播,大声喧哗、闪光灯直闪……一直以来,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增加了故宫的日常运维工作的难度。 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对这些不文明参观行为说“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