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十不惑2》正在热播。延续第一部的内容,演绎几位主角的人生新阶段。
8月19日,国产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以下简称《杨戬》)全国上映,仅用2天时间便实现票房破亿。 近年来国产动画动作频频。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一场以“奋进新征程:光影不息·燃梦未来”为主题的电影强国论坛受到关注。业内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回顾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在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中探讨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发展趋势,为激励电影人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合力同心,助力电影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日,改编自小说的网络剧《胆小鬼》在网络上平台播出。犯罪事件开场,校园故事引入,四个朋友,两起案件,悬疑凶案时空交错、明暗灯光交替转换、文艺中蕴含着忧伤,回忆中隐藏着玄机,配合着电影级别的制作水准、紧凑的内容、严密的逻辑和演员们细腻的表演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获得网友好评。
近日,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上线,节目以科幻为背景探讨现实,以科技和人文为媒介想象未来,进而引领观众的反思和探讨。 作为科幻作品,无论是书籍、电影或是电视剧,都有着对哲学的思考,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探索科幻与现实的联系,进而引发人类对未来和科技带来哪些改变的思考。
近段时间,网红博主用濒危大白鲨制作美食视频引发关注,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由此引发的关于美食类直播和短视频的讨论颇多,为博眼球无底线的博主和内容尤其受到诟病。
电视剧《天才基本法》近日在央视八套和网络平台同步热播。这部根据网络作家长洱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沈严执导的剧集,讲述了少女林朝夕(张子枫饰)经历双时空之旅,与父亲林兆生(雷佳音饰)和初恋裴之(张新成饰)携手,在数学领域重拾信心,为追寻真理与爱而拼尽全力的故事。
近期,网剧《张卫国的夏天》在网络平台热播,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关注。黄磊、海清、刘奕君领衔演出,这部剧演员阵容堪称豪华,剧集内容则是聚焦中年危机的现实题材,呈现出人到中年面临的各种琐碎现实和一地鸡毛的无奈,把小人物、逗闷子、讲段子、胡同文化等元素很恰当的融在一起,让观众通过这部剧体会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中年的喜怒哀乐,抓住了观众的心。
科幻喜剧《独行月球》7月29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在一个保护地球的计划中,不爱出风头的“中间人”独孤月被“总指挥”马蓝星意外落在月球,在经历了一系列放飞自我、全球直播的社死名场面之后,独孤月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求职就业总是牵动所有人的心。在这个毕业季,职场观察真人秀《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近日在江苏卫视播出。
2022年,对演艺行业和所有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不寻常的年份。面对反复延宕的新冠感染疫情对剧场院团带来的冲击,众多文艺单位进行了多层次、多业态的新探索,为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积蓄着笃定前行的力量。
2022年即将落幕,回顾今年网络剧市场,佳作频出、惊喜不断。从1月循环“引爆”热搜的《开端》到今年下半年热度 “黑马”《卿卿日常》,多个题材类型表现亮眼,更有一批台网双播的剧如《大山的女儿》《天下长河》《风吹半夏》等,热度不俗,豆瓣评分均过8分。
回首 2022,文化领域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有人或许会说前不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茶文化续写新时代中国非遗故事;有人或许会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优秀作品广受好评,让历史文化与广大观众“撞了个满怀”;有人或许会说北京冬奥盛会从会徽、吉祥物的形象到场馆、服装的设计,满含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文化味儿”托举“冬奥范儿”……重大事件不断,热门话题出圈,这一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充分挖掘,文化创新创造不断涌现、活力满满。 灿若繁星的文化事件和现象,折射出我国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被业内视为突破之举。《若干举措》涉及剧集长度、季播间隔、审查效率、网台联动、内容引进等关键环节,旨在全面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
微短剧江湖,迎来健康繁荣发展新契机。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甄嬛传》变身“枪战片”,贵妃举枪扫射;《红楼梦》改成“武打戏”,林妹妹“倒拔垂杨柳”;《西游记》有了现代情节,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一段时间以来,AI“魔改”短视频风靡,有部分网友觉得幽默有趣,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过于荒谬。 针对此类现象,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出手整治,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简称《提示》),指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微短剧火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啥?答案是霸总。据媒体报道,在对2024年火爆市场的5000多部短剧剧名进行分析时,发现“总裁”一词出现频次最高,足足有216次,与之相关的“夫人”也出现了148次。
长时间占用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霸占”最佳拍摄位置;粗暴拖拽露营车、三脚架等装备,罔顾御花园等地精心维护的传统油灰嵌石子路;在展厅内进行自媒体直播,大声喧哗、闪光灯直闪……一直以来,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增加了故宫的日常运维工作的难度。 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对这些不文明参观行为说“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