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轻喜爱情剧《卿卿日常》于11月10日在网络平台播出。 《卿卿日常》虽为古装剧,但是有网友调侃更像是一场现代剧的“cosplay”版。
近日,医疗悬疑剧《促醒者》迎来收官,这部电视剧以第九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学坤的意外离世为开端,讲述了其远在瑞典留学的精英西医儿子丁远志与多年在外的中医学徒韩西林回到九院,共同调查死因真相的故事。因为本剧结合医疗与悬疑双重内核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
近日,一档以探寻非遗项目为脉络、用多元艺术形式展现非遗技艺的综艺节目《艺览吾“遗”》在央视热播,节目以真人秀的方式,让李佳明、张宇等非遗寻访人实地探寻体验非遗项目,充分展现非遗项目的丰富和魅力。在节目中呈现出长白山满族撕纸、长白山采参习俗、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观众展现了一副清晰的民族文化图景。
电视剧《大博弈》于近日播出。剧集通过展现“北机厂”如何从濒临破产的百年老厂到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创新型企业的转变,用多元化的“博弈”呈现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如何适应市场需要,自我革新,创新发展的故事。
近日,8集微纪录片《延安记忆》热播。该纪录片依托于原延安电影团摄影师程默遗留下来的近200张延安人民群像胶片,从大生产运动、延安文艺创作、延安美食、军民大练兵等不同角度,对延安时期的基层生活进行了立体化的呈现,生动细致地还原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
近期,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网络视听司和北京广电局指导的20集系列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在网络平台热播。该纪录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国这十年的发展成果,涉及大国重器、科技探索、国际融合、创新经济、绿色生态、医疗救护、教育发展、社会福利、养老产业、共同富裕、文化自信等众多题材领域,通过古今对话的跨时空方式,利用鲜活真实的纪录影像,生动直观地呈现中国的飞速发展。
近日,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在网络平台收官,因为题材特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该剧讲述了毕业后对生活缺乏期待的女生赵三悦,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遗体化妆师”这一职业,通过一次次见证往生者的生前身后事,从开始的颓废与茫然逐渐找到了生命平凡而可贵的意义,进而努力生活和成长的故事。
若你跟父母多年关系僵化,恨不能爱不得,对于原生家庭的爱恨交织无奈至极。当你突然有了机会回到父母年轻年代,看到他们“朋友”的一面而不只是严肃的中年“父母”,当你看到他们乌黑的头发,青春洋溢的脸,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在满眼期待中畅享着未来的生活,看着他们有着跟自己类似的烦恼和快乐,面临各种选择的挣扎和无奈,是否会感觉到父母跟自己一样,生活中也曾满是鲜活的色彩,充满欢笑和眼泪,甚至发现父母比想象中更爱自己……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好奇亦或是兴奋,后悔亦或是释怀? 由马丽、常远、魏翔主演的奇幻喜剧《哥,你好》就打造了这样的一个时空,上映60天的《哥,你好》票房超5亿,且成为国庆档电影票房的第三名。
在发展中感悟思想之光,在前进中彰显真理力量。日前,全媒体季播节目《奋进赶考路》在山西卫视播出,节目讲述了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鲜活事例、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日前,古装悬疑单元探案剧《唐朝诡事录》在网络平台上播出,引发了热议。 《唐朝诡事录》讲述了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与狄仁杰关门弟子苏无名联手查案守护百姓、挽救社稷的故事。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竞技题材剧《炽道》于近日在网络平台收官,与其他很多青春片的“纯甜”或者“纯虐”不同,这是一部以“热血”的体育竞技为主线的青春剧。本片讲述了天赋十足并热爱跳高运动的少年段宇成在一次校运动会上与在南湖大学任田径队助教的罗娜,因跳高相遇,因田径相识,因体育相知。
10月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推出《中国梦·祖国颂—2022国庆特别节目》,晚会分为国旗飘扬、国徽神圣、国歌庄严三个篇章,通过交响、歌舞、影视化短片等多种形式,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交响乐《红旗颂》,由多个乐团在五个城市联动合奏,用音符勾勒江山如画的壮美图景;情景讲述《以你为镜》借助虚拟还原技术,让演员与扶贫干部黄文秀相遇,以山乡巨变告慰无私付出;武术《凌云壮志》,在长城之上演绎十八般武艺,以中国功夫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绝美的舞台,巧妙的穿插,炫目的技术,扎实的唱功,与观众搭建起共情、共鸣、共振的思想桥梁,共同唱响“轻轻祝母亲,生日快乐”的节日欢歌。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万里归途》于9月30日上映,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张译 饰)与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凯 饰)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殷桃 饰)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的故事。作为国内首部聚焦外交官撤侨事件的国产电影,《万里归途》用热血鼓舞了观众,用真情赚足了眼泪。
一座恢宏的城,一个鹅毛大雪天,镜头一下就切进了老北京的胡同里弄,一场祖孙三代女性接力,扎根基层奉献群众的故事就此徐徐展开。 9月25日起,年代剧《胡同》在央视八套播出,并在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持续引发热议。
近日,法治题材剧《底线》在网络平台和电视台同步上映。该剧上线以来,收视及网播成绩均表现良好,被网民誉为“中国法治剧的破冰之作”。
2022年,对演艺行业和所有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不寻常的年份。面对反复延宕的新冠感染疫情对剧场院团带来的冲击,众多文艺单位进行了多层次、多业态的新探索,为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积蓄着笃定前行的力量。
2022年即将落幕,回顾今年网络剧市场,佳作频出、惊喜不断。从1月循环“引爆”热搜的《开端》到今年下半年热度 “黑马”《卿卿日常》,多个题材类型表现亮眼,更有一批台网双播的剧如《大山的女儿》《天下长河》《风吹半夏》等,热度不俗,豆瓣评分均过8分。
回首 2022,文化领域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有人或许会说前不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茶文化续写新时代中国非遗故事;有人或许会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优秀作品广受好评,让历史文化与广大观众“撞了个满怀”;有人或许会说北京冬奥盛会从会徽、吉祥物的形象到场馆、服装的设计,满含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文化味儿”托举“冬奥范儿”……重大事件不断,热门话题出圈,这一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充分挖掘,文化创新创造不断涌现、活力满满。 灿若繁星的文化事件和现象,折射出我国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被业内视为突破之举。《若干举措》涉及剧集长度、季播间隔、审查效率、网台联动、内容引进等关键环节,旨在全面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
微短剧江湖,迎来健康繁荣发展新契机。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甄嬛传》变身“枪战片”,贵妃举枪扫射;《红楼梦》改成“武打戏”,林妹妹“倒拔垂杨柳”;《西游记》有了现代情节,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一段时间以来,AI“魔改”短视频风靡,有部分网友觉得幽默有趣,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过于荒谬。 针对此类现象,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出手整治,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简称《提示》),指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微短剧火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啥?答案是霸总。据媒体报道,在对2024年火爆市场的5000多部短剧剧名进行分析时,发现“总裁”一词出现频次最高,足足有216次,与之相关的“夫人”也出现了148次。
长时间占用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霸占”最佳拍摄位置;粗暴拖拽露营车、三脚架等装备,罔顾御花园等地精心维护的传统油灰嵌石子路;在展厅内进行自媒体直播,大声喧哗、闪光灯直闪……一直以来,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增加了故宫的日常运维工作的难度。 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对这些不文明参观行为说“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