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发现最美铁路,感悟时代引擎 近日,“发现最美铁路·悠悠慢火车 铺就幸福路”网络宣传活动在国铁北京局北京车辆段启动。京原线6437/8次公益“慢火车”,在本次活动的聚焦下,其独特价值熠熠生辉。 穿梭于大山深处的公益性慢火车,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暖心使者”。
人民来论:京原线上幸福之车 奏响时代强音 在当今这个快时代,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在京原线上的6437/8次公益“慢火车”不疾不徐地穿梭于北京与山西大涧之间。它没有风驰电掣的速度,也没有奢华的内饰,却承载着沿线山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民网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有不懂的问题打开手机就能问AI,依托北斗导航自驾可以更好避开拥堵,送来外卖的可能是无人机或机器人……这些老百姓愈发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正是科技创新赋能美好生活的写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方能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人民财评:“村字号”,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村BA呐喊震天、村超人声鼎沸、村晚戏台遍布田间……中国乡村的活力以“村字号”文体活动为载体,成为乡土大地的新“潮流”。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发布的《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村字号”活动超220万场,覆盖24种类型,农民参与率超七成。“村字号”群众性文体活动成为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真实写照。
人民财评:“融湾接海”,打破时空壁垒的粤东迸发生机 从广州动车段智能检测站的科技赋能,到汕尾综合维修车间的匠心守护,再到梅州西站里铭刻的粤东铁路发展记忆……赣深、广汕、梅龙等高铁线路的相继贯通,正以时空重构的力量、产业融合的智慧、民生温度的质感,为曾被山海阻隔的粤东地区注入了“融湾接海”的强劲动能。 将核心区发展动力传递辐射到四面八方。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人民网评: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