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生产供给基本平稳,就业总体稳定,物价有所改善,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调整承压的背景下,工业生产稳健增长、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构成了当前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今年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精准发力,构建起投资消费协同拉动的增长格局,为经济稳进提质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了宏观调控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价格数据: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虽然数字变化不大,但CPI和PPI的同步向好,让市场清晰地感受到宏观经济的“体温”正在回升。
近来,有两则消息振奋人心。 一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实现“全球第二”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大国经济都是以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效能不断提高、韧性不断增强,是“十四五”时期有目共睹的发展成就。
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公布了!前不久,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介绍了国有资产总体情况、管理情况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并就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等作出安排部署。 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清晨,从梅州出发,不到两个小时便能抵达广州珠江新城喝早茶;傍晚,从深圳北站出发,夜幕初垂时已能漫步在汕头老城区的骑楼下。 10月28日,“发现最美铁路・粤东腾飞新引擎”在广州启幕,触摸粤东高铁发展的强劲脉搏。
国家能源局23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透视出中国经济澎湃的增长动能和旺盛的消费需求。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服务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兴服务业向新向好。 服务业的“稳”,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加强高水平中试平台建设做出工作部署。 所谓制造业中试平台是指,为处在试制阶段的样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载体,其主要功能是面向制造业发展需求,汇聚各类产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提供设计验证、功能性能验证、工艺验证、适配验证、生产验证等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第八届进博会上,除了各种吸引眼球的高精尖科技产品,其实还“隐藏着”来自全球的众多美味食品。在农食产品展区,200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的万千风味,俨然是一座“全球美食博物馆”,吸引客商和观众流连驻足。
近期,“巨型吊牌防退货”登上热搜,很多衣服的吊牌做成了A4纸大小。商家坦言,出此下策,是为了应对高退货率。
从广州动车段智能检测站的科技赋能,到汕尾综合维修车间的匠心守护,再到梅州西站里铭刻的粤东铁路发展记忆……赣深、广汕、梅龙等高铁线路的相继贯通,正以时空重构的力量、产业融合的智慧、民生温度的质感,为曾被山海阻隔的粤东地区注入了“融湾接海”的强劲动能。 将核心区发展动力传递辐射到四面八方。
一列以“慢”闻名的绿皮火车缓缓驶出北京,全程252公里,穿梭于太行山之间。近日,“发现最美铁路·悠悠慢火车 铺就幸福路”大型网宣活动拉开帷幕。
出门下雨,网上买伞三十分钟送达;弄脏衣服,“闪购”服装半小时到货;尝鲜新款手机,“秒送”马上把玩……当前,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即时零售业务,“线上下单、本地供给、即时配送”,给消费者带来“即买即用”的便捷高效体验。即时零售在畅流通、促消费、保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论坛灌水到AI造假,汽车行业“黑公关”乱象成为一大网络顽疾。据央视网报道,近十年来,水军手段从简单炒作进化到专业化、规模化,技术更智能隐蔽。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标准修改单。明确“生乳”定义、增加寄生虫控制和致敏物质管理、给铁路餐饮服务立规矩……各类标准升级回应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舆论关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为轻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巩固传统优势提供了明确指引,助力经济稳定增长。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轻工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坚实基础。
9月15日正式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首部专门行政法规,直指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市场痛点,为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住房租赁的核心在于“房”。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呈现收购进度快、市场购销活、优质优价等特点,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秋粮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做好秋粮收储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村BA呐喊震天、村超人声鼎沸、村晚戏台遍布田间……中国乡村的活力以“村字号”文体活动为载体,成为乡土大地的新“潮流”。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发布的《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村字号”活动超220万场,覆盖24种类型,农民参与率超七成。
从“禁止蕉绿”绿植到沉浸式文旅体验,情绪消费正从消费新风尚成长为万亿级市场。在资本争相布局的热潮中,唯有以规范筑牢安全底线,才能充分释放情绪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动能,让这一新兴市场既保持热度更具持久度。
街头手作工坊里,有人花一下午捏个歪歪扭扭的陶艺杯,有人跟着师傅绣着有自己名字的布包。成品或许不精致,但亲手创作的过程、独一无二的印记,让消费从“交易”变成“情感互动”。
当上海白领为解压盲盒月均消费超千元,当成都茶馆里老人为怀旧下午茶排队两小时,我们正在见证一场观念的改变——情绪消费在消费浪潮中悄然崛起,展现出巨大潜能,成为社会经济领域一道独特而耀眼的风景线。 近日,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Soul App发布的《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
近日,陕西西安等地出台政策,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而在此前,江西鹰潭、河南开封、广东清远等多地也相继出台类似政策,禁止平台以“一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
国庆中秋双节至,消费热潮燃九州。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从数字孪生畅游、沉浸式体验古代生活到次元狂欢嘉年华,新业态、新场景亮点纷呈,折射消费模式从传统物理空间向“数字-物理融合”之变。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节叠加,形成8天的长假,居民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也将集中释放。
今年,国庆与中秋相遇,居民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文旅部将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活动。
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居民步行15分钟为半径,因地制宜发展集购物、餐饮、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商圈,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品质化的生活需求,让城市更具烟火气,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