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海景区乘船穿梭在群岛之间,感受“船在湖中走,人在画中游”;乘坐轮渡“夜游长江”,一边欣赏花灯璀璨一边品尝美酒美食;黄河入海口乘坐游船行驶其间,近距离感受两种水色相互碰撞的壮观场景……今年暑期,“游船+”消费场景不断更新,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平台上的“观光游船”类产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整体预订票量增长45%。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继续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数据背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且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呈现出积极变化;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明显扩大;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至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带动下,我国消费延续扩大态势,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市场需求扩大,促消费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但主要指标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在创新引领下,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发展“进”的步伐稳健,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近年来积极推进深远海养殖,构建“养殖—销售—餐桌”供应链,拓展海洋全产业链;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沿海资源,海上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特色产业……一幕幕生机勃勃的场景,勾勒出我国海洋渔业的蓬勃图景。 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
8月12日,财政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这标志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相关贴息政策进入具体落实阶段。
近日,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过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机制,精准支持促消费、扩内需战略实施。 服务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赛事经济,“一时红”易,“常年火”难。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价值?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与各地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唯有创新模式、优化运营、完善政策等多措并举,才能将赛事的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的经济增量。
入夏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的特征,秋粮生产面临较大旱涝灾害叠加的风险挑战。 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方案》,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共制定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要求各地努力做到防在成灾前、抗在第一时、救在第一线,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北京三里屯,国际小众特色品牌纷纷扎根,为追求时尚与独特的消费者带来全新购物体验;上海新天地,跨国运动品牌“首店”不仅售卖商品,还提供专业体测服务和训练建议;重庆观音桥,一批全新的概念店与夜经济联动,为城市夜生活增添璀璨光芒……“首店经济”正成为一股强劲新势力,为城市商业提质升级、加速释放内需潜能注入新活力。 所谓“首店”,是指某一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品牌在特定区域内开设的第一家门店。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强化八项基础支撑能力,意在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和吸纳就业主渠道,仅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就超2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活跃在服务业领域。例如1000余万外卖骑手,作为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也逐渐成为服务民生的“一线力量”。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短是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用15条具体措施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到“经济发展收益”的转化通道,既给林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更清晰、更可行。
近日,一则关于《红外隐形眼镜开启人类新“视”界》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指出,该研究成果创新性地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等多维度信息,还可为治疗色盲等视觉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字:10226亿千瓦时 。这个数字,是中国7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相当于东盟国家一年的用电总和。
缀着宋锦纹样的娃娃小旗袍、复刻云肩元素的背带裙,从基础款到高端定制,从现代潮流到传统非遗……玩偶的衍生品类“娃衣”正逐渐成为“养娃”的标配。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娃衣”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今年5月销量出现暴涨,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最近,“工厂游”成了旅游业的新热点:年轻人因抢到新能源汽车厂参观券而激动不已,爸妈们走进牛奶、雪糕、汽水的生产车间“遛娃”,老年人在工厂里第一次试吃并接受了“臭臭的”螺蛳粉……据统计,已开放“工厂游”的企业涵盖了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你进厂打卡了吗?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工厂游”,能找到超过10万条笔记。“工厂游”为啥这么受欢迎?一方面,源自游客对现代工业的好奇。
智能投影仪通过优化算法、优异画质,征服海外家庭;扫地机器人仰仗激光导航、自动集尘和上下水功能,稳居全球市场份额前列……越来越多“中国智造”依靠创新突破与技术优势借跨境电商东风“扬帆出海”,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 据海关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约1.03万亿元,增长4.7%。
8月1日,三大外卖平台相继发声,共同呼吁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美团表示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也联合发文,明确表态抵制恶性竞争;京东表示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网逐步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据国家能源局消息,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81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5028个省级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超过2.93亿人次,带动消费约342.13亿元。各地通过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到“天府之国”买熊猫文创、蜀锦制品,去“沪上南京路”选炫酷潮玩、电子产品,在“彩云之南”购花卉精油、翡翠饰品……在免签政策、移动支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有力推动下,外国人来华旅游持续升温,买买买式的“中国购”更成为入境游新趋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购”销售额增长近一倍。
“敷一千张面膜,不如打一针水光!”“改善肌肤暗沉”“焕发自然光彩”……时下,凭借“快速变美”特色水光针收获拥趸无数。但媒体调查发现,个别正规医美机构违规将械二类水光产品用于注射;一些没有注射资质的生活美容店、工作室,在这个暑期里公然提供代打服务;在部分化妆品批发市场,违禁的水光针剂、麻贴等产品,正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市场…… 在很多人心目中,水光针就是最基础的医美项目,往往因“轻医美”之“轻”而忽视其潜在风险。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近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等方面协同发力,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农民增收。
晚风起,夜未央。情侣挽手在霓虹灯下逛街,好友在大排档开怀畅饮,消夏露天音乐会释放青春热情,旅游景区开展夜游吸引八方客……夜间消费场景不断“上新”,夏日夜间经济持续“升温”。
笔者最近采访了一户刚完成“个转企”的经营主体。这位手机店的老板最初只是为了拿到企业“身份”,因为只有企业有资格申报国家发布的电子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餐馆排起长龙,美食街区人头攒动,社交平台上“网红小吃”打卡热度不减。餐饮消费作为服务消费的“压舱石”,其脉动传递着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直指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之名行欺诈之实等“坑老”“骗老”痼疾。此次治理行动场景化锁定各类论坛、康养旅游和老年大学等虚假宣传高发地,以广告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等举措全流程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还以“你拍我查”活动开创了全民共治新局。
贵州㵲阳河上的龙舟竞发、江西安远农家蒸煮的灰水粽、山西闻喜工坊陈列的非遗布艺文创……端午节将至,各地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率先升温。这些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正以鲜活的姿态构筑起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让古老文明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
引领“颜值经济”新潮流,国内医美市场近年来风生水起、供需两旺,其中“轻医美”尤受青睐。但热潮涌来泥沙俱下,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非法操作等乱象也由此而生,让消费者在经济、健康、心理多方面蒙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