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了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今年1-9月,我国外贸承压之下平稳运行,规模稳中有增: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降0.2%。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回望历史的启迪,也是开创未来的昭示。
中企在老挝规划和投建的南欧江全流域梯级水电站,将稳定清洁的电能送到千家万户;中国专家培训几内亚比绍人民、引进和培育优良稻种,改变当地高耗能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电建参建的波兰罗兹市绕城高速公路S14项目提前竣工通车,让野生动物继续在道路两侧森林里自在生活……近年来,中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注入绿色能量、提供绿色机遇,绿色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 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国不仅有意愿、有决心,而且重行动、建机制。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政通人和,路通业兴。农村公路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设施。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地纷纷出实招、求实效。
日前,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631.2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二位,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保持世界前列。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推动我国以未来制造、未来信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颠覆性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国庆假期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也是居民消费、休闲的黄金时节。今年的假期中秋国庆“双节”合璧,更是促进了旅游、消费的旺盛,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经济亮点。
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20.05亿元,同比增长322.14%;9月28日18时至10月6日6时,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12亿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76万人次,同比增长68.7%……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足、人气旺,交出亮眼成绩单,火热数据彰显满满获得感。 节假日消费向来是观察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
2月10日,人民银行网站披露了2023年首批行政处罚信息,涉及3家金融机构共开出15张罚单。按照通报,3家机构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问题,均指向了反洗钱领域。
修拉链、配钥匙、钉鞋掌……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居民日常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怀念起这些街头小摊。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人们体现经济获得感的主要途径。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将会趋向萎缩。
成都海关1月办理新增海关报关单位备案478家,在逢春节假期情况下,仍较去年同期增长17.73%,单日办理量同比增长近50%。这样的案例并非孤例。
孩子花大钱买了玩具卡片,家长能否追回钱款?近日,某地消保委针对一起典型消费投诉发布了相关消费提示,使这一话题受到公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纲要》指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