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性带动性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释放内需潜力。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经过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0%。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顶住压力,不仅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还持续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随着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发布,中国经济演奏出一曲振奋人心的旋律。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7,较4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下22个月新高,昭示着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与持续向好的不凡态势。
黑龙江一家汽轮机厂内,叶片加工智能化车间正在有序建设。企业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会,推动智能化改造,将传统的人工上下料作业、人工检验记录,改造为自动化作业和数字化在线检测,用“智改数转”促进智能制造。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4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0.97%,是近年来月度环比增速的一个高点。 4月工业三大门类增速均有回升;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超八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个月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63种产品产量增速回升或者降幅收窄……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积极因素持续累积,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为反映社会消费情况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受到广泛关注。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4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坚持高水平开放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数据。总体看,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回升向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正在海南火热举行,集聚71个国家和地区超4000个消费品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落地中国,联动全球。
9月16日-19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与3年前的首届大赛相比,今年在规模、项目、领域分类上均有显著提升。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来自全国的4000余名选手围绕109个项目展开角逐。
日前,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发布了落实“一带一路”仲裁法治合作的一项最新成果——“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注: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中,由于各国法律不同,在需依外国法判决案件的情况下,需有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外国法内容的查明),有望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由国资委指导举办的“中药产业链沙龙”在云南昆明举行。与会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展开对话,推动行业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实践、形成新突破,为中医药传承凝聚共识、共谋出路,助力中医药创新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方案》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重点方向、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方式等,同步启动2023年首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其中,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
近年来,酸奶机、破壁机、空气炸锅等小家电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家庭“标配”,也为家电市场创出一片新蓝海。虽然价格低、体积小、简单好用等特点让小家电成为家电消费市场的新宠,但质量参差不齐、售后难以保障等情况也随之而来。
上半年,我国家电行业企业实现营收9145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利润674.9亿元,同比增长20.2%。随着存量持续更新、优质供给不断扩大,家电消费潜力、家电产业发展潜力都有望获得更大激发。
日前,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旨在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流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开放创新 聚享未来”为主题,14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将携近600件展品亮相,大会还将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极限环境应用等10大应用场景板块,助力推动机器人应用向更深更广拓展。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包括北京、河北、辽宁等17个省份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超过九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新学期开学之际,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校外培训时“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多年丰收,口粮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其中,中国水稻、小麦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再到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接连丰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国粮仓持续夯实,我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响亮回答: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中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
近日,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2年试点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快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在今年两会上,数据流通问题受到代表委员关注,“在数据流通层面,存在‘有数据的单位不愿开放、有需要的单位拿不到数据’现象,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待加强。”针对这种情况,有代表建议,推进数据要素交换平台的市场化运营,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技术能力,让数据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比如,受访居民使用4G/5G移动网络上网的比例达到78.5%,80.2%的受访者对农村网络信号质量给出了积极评价;在网络信号高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了同样便利的移动消费红利,这包括无现金支付、手机扫码支付、网络消费习惯等在农村逐渐普及开来。
为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会等7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呼吁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述工作重点时,提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人民幸福安康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个必须”,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东珠海一女子将丈夫的毒狗药物倒入下水道销毁时,因药物遇水挥发产生毒气,该女子不慎中毒身亡。当地环保部门已对附近水质进行检测,目前案件细节仍在调查中。
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已在各地陆续启动。今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