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软”“硬”兼施,加力推进“两重”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人民网评:“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改革 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改革。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发挥牵引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对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常态化落实作出部署,彰显了以改革优服务、促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主动作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人民网评:压实防汛“最后一公里”,守护人民安康 汛情就是大考。近期,从贵州盘州市羊场乡8分钟闪电转移受胁群众,到云南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成功转移避险219户789名群众……这些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故事,不仅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责任链条在防汛一线环环紧扣的真实写照。 防汛工作千头万绪,末端落实是关键。
树立远大志向 勇担时代大任(今日谈) “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少年,指引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巍巍太行,丰碑永存。
把“紧日子”过出“大智慧”(人民时评) 善用制度优势凝聚共识,依托技术手段打破藩篱,在合作协同中挖掘存量潜能,正是应对挑战、激活发展动能的破局之道 2025年1月,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完成200余台(套)资产调剂,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实现了资产梯度使用和物尽其用。 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已成常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过紧日子,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确保财政可持续的必然要求。
参悟拙与巧(人民论坛)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提起周敦颐,世人皆知《爱莲说》,但他这篇《拙赋》,质朴而深刻,道尽了一位大儒的为官之道和政治理想。 尤为可贵的是,周敦颐坚持知行合一,主张守拙去巧,以达成“上下安顺,风清弊绝”,从政亦不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办事。
绘好老有所学新图景(评论员观察) 满足好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既需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改革创新,提供更丰富、优质、便利的教育资源,也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痛感强烈的现实问题 母亲退休后,重新“上学”了,每次打电话,总会听到她的“学习汇报”。前不久,母亲却遇到了烦心事,“抢课的人太多,老年大学每人限报一节课,不‘解渴’;花几千块钱报线上班,听下来却不如免费课,真遗憾”。 这些烦恼,折射出当下老年教育面临的共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