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给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重要判断。在劈波斩浪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蝶变,2023年的中国经济又一次在风浪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认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扩内需优结构,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数据见证成就,奋斗昭示未来。在岁末收官之际,回望全年经济工作的锐意进取,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
行至年终,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格外引人关注。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近日,2023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出炉。数据显示,长三角百强企业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
近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聚焦7方面,提出80项措施,主动全面对接高标准规则,进一步加大压力测试力度,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再添薪蓄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入四季度,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进出口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措施。《通知》明确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今年“五一”怎么过?在人从众的旅游景区和躺平休憩的家里蹲之间,电影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近20部新片的涌入,令这个五一档格外丰富,展现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火热。
完成货运量118.7亿吨,同比增长5%;小客车出行量、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速均超25%;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8.5亿吨,同比增长6.2%……近日,我国一季度交通运输业成绩单出炉,一个个回升的数据、一条条反弹的曲线,佐证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加快恢复增长,总体开局良好。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的“先行官”。
当前,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我国外贸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跨境电商以模式新、应变快、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推动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提出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积极促进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无人机行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唯有有关部门、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各负其责,才能让行业走得更远。
近日,我国造船业传来捷报——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9%和50.8%,均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全球汽车运输船新造船订单共24艘,均由我国船企承接 。
日前,商务部公布了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名单。北京市三里屯商圈等12个商圈、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等16个商店入选。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事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效,事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
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超过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96天破300亿件再创纪录……近日,流通业多项一季度数据明显向好,反映出物流供需正加快恢复,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交通物流事关国计民生,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近日,随着首批10家主板注册制企业鸣锣上市,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 这是一场稳中求进的渐进式改革。
修拉链、配钥匙、钉鞋掌……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居民日常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怀念起这些街头小摊。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人们体现经济获得感的主要途径。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将会趋向萎缩。
成都海关1月办理新增海关报关单位备案478家,在逢春节假期情况下,仍较去年同期增长17.73%,单日办理量同比增长近50%。这样的案例并非孤例。
孩子花大钱买了玩具卡片,家长能否追回钱款?近日,某地消保委针对一起典型消费投诉发布了相关消费提示,使这一话题受到公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纲要》指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